欢迎来到化学工业合成材料老化质量监督检验中心、广东省质量监督涂料产品检验站
化学工业合成材料老化质量监督检验中心,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公告,根据《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》(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0号)的有关规定,对首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予以公告,本中心为*批也是华南一一家安监总局*的化学品危险性鉴定中心
理化性质 | 闪点 | 闪点的测定 快速平衡闭杯法ISO 3679-2004 |
闪点EC440-2008.A.9 | ||
自燃温度(固体) | 固体相对自燃温度EC440-2008 A.16 | |
熔点 | 化学品测试方法102熔点/熔点范围 (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,ISBN7-80163-712-7) | |
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02 熔点/熔点范围 | ||
EC440-2008 A.1熔点/冰点 | ||
理化性质 | 沸点 | 化学品测试方法103沸点(国家环保总局2004,ISBN7-80163-712-7) |
沸点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 103 | ||
沸点EC440-2008 A.2 | ||
相对密度 (固体/液体) | 化学品测试方法109液体和固体密度(国家环保总局2004,ISBN7-80163-712-7 | |
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09液体和固体密度 | ||
相对密度EC440-2008 A.3 | ||
蒸气压 | 蒸气压EC761-2009 A.4 | |
蒸气压OECD 化学品测试准则104 | ||
理化性质 | 蒸气压 | 化学品测试方法104蒸气压(国家环保总局2004,ISBN7-80163-712-7) |
表面张力 | 表面张力EC440-2008 A.5 | |
水溶液的表面张力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15 | ||
化学品测试方法115水溶液的表面张力(国家环保总局2004 ISBN7-80163-712-7) | ||
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 SY/T5370-1999 | ||
理化性质 | 分配系数(正辛醇/水)—摇瓶法 | 分配系数EC440-2008 A.8 |
分配系数(正辛醇/水)—摇瓶法 | 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07分配系数(正辛醇/水)—摇瓶法 | |
化学品测试方法 107分配系数(正辛醇/水)—摇瓶法(国家环保总局2004,ISBN7-80163-712-7) | ||
水溶解度 | 水溶解度EC440-2008 A.6 | |
水溶解度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 105 | ||
理化性质 | 水溶解度 | 化学品测试方法 105 水溶解度 (国家环保总局2004,ISBN7-80163-712-7) |
化学品 水溶解度试验GB/T 21845-2008 | ||
固态和液态物质的脂溶性—烧瓶法 | 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16固态和液态物质的脂溶性 烧瓶法 | |
化学品测试方法 116固态和液态物质的脂溶性 烧瓶法(国家环保总局2004,ISBN7-80163-712-7) | ||
液体的粘度 | 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14液体的粘度 | |
化学品测试方法114 液体的粘度 (国家环保总局2004,ISBN7-80163-712-7)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1类爆炸品 | 热稳定性筛选 | 联合国《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》ST/SG/AC.10/11/Rev.5(简称: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)附录6 |
化学物质的热稳定性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 GB/T 22232-2008 | ||
对撞击的敏感度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13.4.6试验 3(a)(六) | 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1类爆炸品 | 对撞击的敏感度 | 危险品 爆炸品撞击感度试验方法GB/T 21567-2008 |
摩擦的敏感度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13.5.3试验 3(b)(四) | |
危险品 爆炸品摩擦感度试验方法 GB/T 21566-2008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1类爆炸品 | 物质的热稳定性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13.6.1试验 3(c) |
民用爆炸品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GB 19455-2004 | ||
对火烧的反应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13.7.1试验 3(d) | |
危险品 小型燃烧试验方法GB/T 21580-2008 | ||
克南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11.5.1Test 1(b)/12.5.1 试验 2(b) | |
危险品 克南试验方法 GB/T 21578-2008 | ||
时间/压力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11.6.1Test 1(c)(i)/12.6.1 试验 2(c)(i) | |
危险品 时间/压力试验方法 GB/T 21579-2008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2类气体 | 气体燃烧极限 | 联合国《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》(16th)ST/SG/AC.10/1/Rev.16(以下简称:规章范本(16th)ST/SG/AC.10/1/Rev.16)2.2章 |
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GB/T 12474-2008 | ||
喷雾剂点火距离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1.4 | |
危险品 喷雾剂点火距离试验方法GB/T 21630-2008 | ||
气雾剂易燃性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1.6 | |
危险品 喷雾剂泡沫可燃性试验方法 GB/T 21632-2008 | ||
封闭空间点火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1.5 | |
危险品 喷雾剂封闭空间点燃试验方法GB/T 21631-2008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3类易燃液体 | 闭杯闪点 | 闪点的测定 快速平衡闭杯法 GB/T 5208-2008 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3类易燃液体 | 闭杯闪点 | 危险品 易燃液体闭杯闪点试验方法GB/T 21615-2008 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3类易燃液体 | (初)沸点 | 化学试剂 沸点测定通用方法GB/T 616-2006 |
溶剂分离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2.5试验L.1 | |
危险品 易燃黏性液体溶剂分离试验方法 GB/T 21624-2008 | ||
持续燃烧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2.5试验L.2 | |
危险品 易燃液体持续燃烧试验方法 GB/T 21622-2008 | ||
粘度(用流出时间表示)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2.4.3 | |
危险品 易燃黏性液体黏度试验方法GB/T 21623-2008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4类4.1项易燃固体、自反应物质、减敏的爆炸品 | 初步甄别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3.2.1.4.3.1 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4类4.1项易燃固体、自反应物质、减敏的爆炸品 | 初步甄别试验 | 易燃固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GB19521.1-2004 |
燃烧速率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3.2.1.4.3.2 | |
危险品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方法 GB/T21618-2008 | ||
自反应物质初步筛选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附录6 | |
化学物质的热稳定性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GB/T 22232-2008 | ||
时间/压力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23.4.1试验 C.1(时间/压力试验) | |
爆燃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23.4.2试验 C.2 | |
克南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25.4.1试验 E.1(克南试验) | |
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19521.12-2004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4类4.1项易燃固体、自反应物质、减敏的爆炸品 | 荷兰压力容器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25.4.2试验 E.2(荷兰压力容器试验) |
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19521.12-2004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4类4.2项易于自燃的物质 | 发火固体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3.3.1.4试验N.2(发火固体的试验方法) |
危险品 易燃固体自燃试验方法 GB/T21611-2008 | ||
发火液体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3.3.1.5试验N.3(发火液体的试验方法) | |
自发热物质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3.3.1.6试验N.4(自热物质的试验方法) | |
危险品 易燃固体自热试验方法 GB/T21612-2008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4类4.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|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3.4.1.4试验N.5(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试验方法) |
危险品 易燃固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试验方法GB/T21619-2008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5类5.1项氧化性物质 | 氧化性固体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4.4.1试验O.1(氧化性固体的试验) |
危险品 固体氧化性试验方法GB/T21617-2008 | ||
氧化性液体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4.4.2试验O.2(氧化性液体的试验) | |
危险品 液体氧化性试验方法GB/T21620-2008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5类5.2项有机过氧化物 | 时间/压力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23.4.1试验 C.1(时间/压力试验) |
爆燃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23.4.2试验 C.2 | |
克南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25.4.1试验 E.1(克南试验) | 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5类5.2项有机过氧化物 | 克南试验 | 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 19521.12-2004 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5类5.2项有机过氧化物 | 荷兰压力容器试验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25.4.2试验 E.2(荷兰压力容器试验) |
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19521.12-2004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7类放射性物质 | 辐射水平(即剂量当量率) |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/T 14583-1993 |
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-2002 | |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8类腐蚀性物质 | 对金属的腐蚀 | 试验和标准手册 ST/SG/AC.10/11/Rev.5 37.4 试验C.1 |
危险品 金属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GB/T21621-2008 | ||
非外溢型蓄电池—振动 | 规章范本 ST/SG/AC.10/1/Rev.16 (16th)UN2800的特殊规定238(a) | |
非外溢型蓄电池—压差 | 规章范本 ST/SG/AC.10/1/Rev.16 (16th)UN2800的特殊规定238(a) | |
非外溢型蓄电池—55℃漏液 | 规章范本 ST/SG/AC.10/1/Rev.16 (16th)UN2800的特殊规定238(b) | 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9类杂项(磁性物质、锂电池) | 磁性物质 |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ATA) 《危险品规则》 (53th) 包装说明 902 |
危险品 磁性试验方法GB/T21565-2008 | ||
锂电池—高度模拟 | 试验和标准手册 ST/SG/AC.10/11/Rev.5 38.3 试验T.1 | |
锂电池—热测试 | 试验和标准手册 ST/SG/AC.10/11/Rev.5 38.3 试验 T.2 | |
锂电池—振动 | 试验和标准手册 ST/SG/AC.10/11/Rev.5 38.3 试验 T.3 | |
锂电池—冲击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8.3 试验T.4 | |
锂电池—外短路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8.3 试验 T.5 | |
锂电池—碰撞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8.3 试验 T.6 | 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9类杂项(磁性物质、锂电池) | 锂电池—过充电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8.3 试验 T.7 |
危险化学品分类第9类杂项(磁性物质、锂电池) | 锂电池—强制放电 | 试验和标准手册ST/SG/AC.10/11/Rev.5 38.3 试验 T.8 |
锂电池—1.2m跌落试验 | 规章范本ST/SG/AC.10/1/Rev.16 3.3章188条款 | |
危险品 包装跌落试验方法GB/T21599-2008 | ||
锂电池组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| 全部项目 | 锂电池组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19521.11-2005 |
喷雾剂燃烧热试验方法 | 喷雾剂燃烧热试验 | 危险品 喷雾剂燃烧热试验方法 GB/T21614-2008 |
涂料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| 全部项目 | 涂料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GB21177-2007 |
筛分程序 | 危险货物一览表中列名物质直接分类 |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-2005 |
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(2009版) | ||
危险化学品名录(2002版) | ||
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 GB 13690-2009 | ||
筛分程序 | 危险货物一览表中列名物质直接分类 |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6944-2005 |
铁路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TB/T 2688-1996 | ||
货物分类 | 水路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| |
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| ||
联合国《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》(16th)ST/SG/AC.10/1/REV.16 | ||
国际海事组织《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》(IMDG CODE)35-10 | ||
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ATA)《危险品规则》(53th) | ||
散装固体货物 | 固体散装货物适运水份极限 | 《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》附录2 试验室测试程序、相关器具和标准 1.2、1.2 |
固体散装货物含水量 | 《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》附录2 试验室测试程序、相关器具和标准 1.1.4.4 | |
感染性物质的包装 | 部分项目 | 《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》 2011-2012版第六章 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 |
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ATA) 《危险品规则》 (53th) 6.5 A级感染性物质包装 、6.3.5内压试验、包装说明620 | ||
联合国《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》(16th)ST/SG/AC.10/1/Rev.16 -6.3、6.1.5 | ||
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 | 部分项目 |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GB/T 18287-2000 |
产品推荐